返回第一百三十五章 清凉寺话清凉(五)(1 / 2)乾坤轮转首页

虞山,三峰清凉寺。

准提阁,日月争辉。

准提阁下,众星璀璨。

汉月法藏忽然展颜一笑,一揖及地:“多谢极西僧主赐教!衣为法信,法是衣宗,衣法相传,更无别付。非衣不弘于法,非法不受于衣。而我禅门,法自译,五衣、七衣、九衣自织,法衣皆自我,理应与佛门并列。”

弥勒嗤之以鼻:“贫僧之问,汝一字不答,拿什么取信天下?凭十方禅林的乌烟瘴气?”

汉月法藏镇定自若:“非不能答,而是不愿失礼,客自远方来……”

弥勒强势打断:“别谈这些虚礼,白衣、大势至、文殊、普贤时,怎不见汝喊客自远方来?”

汉月法藏笑道:“僧主强求,贫僧惟有大开方便之门。

僧主方才所论,虽然有理,却无根无基。身为方外之人,对治国韬略了如指掌,应是绿教覆灭极西之后,痛定思痛的反思,既然无法相制,何不以毒攻毒?

但僧主有一点错得太离谱,以至于全盘皆输。

中土自古以来,从来没有政教合一的朝代,哪怕僧主引以为傲的蒙元,也就是天高皇帝远的乌思藏勉强可称佛国。那时,僧主曾试探前行,欲以乌思藏为榜样、令政教合一的模式辐照整个中土,可惜……尚未出师,蒙元虏主便一溃三千里,望尘莫及。

可笑的是,僧主至今都不知症结所在。

为何极西能以绿教治国?

中土西南亦有佛国?

独独中土不可?

僧主离开中土太久,不知有种教义早已化为血液,在炎黄子孙的身体里流淌。

其名儒。

何为儒?

源于仓颉造字。

兴于尧舜禹的三朝臣子皋陶之手。

皋陶取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为五教。

以吉、凶、宾、军、嘉、为五礼。

五服则是服丧标志,表示血缘远近及尊卑,五等之: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五刑是指甲兵、斧钺、刀锯、钻笮、鞭扑、五种刑罚。

九族即部落联盟核心的亲属部落。

九德是指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

是故,尧、舜、禹、汤、周公、孔孟之教即是儒教。以夏商周三朝五教、祭礼为本源,以天子为宗主,以孔子为先师,以《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中的神道设教。

儒教传至西汉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武帝刘彻召各地贤良、方正策问于长安,定下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的国策。

两百年之后,佛门借汉明帝刘庄黄粱一梦,第一次进入中土,始建白马寺。

两百年,九代人,不长也不短。

儒教虽已渗入汉家儿女的血脉当中,未根深蒂固。

本是佛门大举东进的好时机,释迦僧主突行弑天之举,引女娲、后土两位娘娘超脱时光而来,灵山遂毁于玄始帝君之手。

转眼又是一百年,至汉灵帝刘宏当政时,诏诸儒正定五经,刊于石碑

为古文、篆、隶三体书法以相参检,树之学门,使天下咸取则焉,儒教遂成国教,五经遂成为国家法典基础,以春秋决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