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兴强道:“大人,下官不太明白,不知好事何来?”
钱穆道:“你附耳过来。”
看到钱穆神神秘秘的样子,但是对自己又分外客气,郑兴强有些意外,更多的则是疑惑。
郑兴强依言附耳过去,钱穆压低声音道:“你可知,朝廷将发卖盐引。”
郑兴强表情一滞,暗道:钱大人对自己说这事是何意?
朝廷发卖盐引之事,已经争论了好些年,为了平抑盐价,朝廷有意将私营商贾引入进来,抵消官办盐商的垄断。
这些年盐价早就惹得官怒民怨,垄断的官盐虽然赚得盆满钵满,但是许多没有沾利的江南世家甚至关陇贵族,对此意见很大,纷纷要求朝廷发卖部分盐引。
再加上民怨沸腾,所以发卖盐引之事,在朝廷争论了很多年,不过始终没有个结果。
作为朝廷来说,自然不愿意分利出去,吸引私营商贾进入官办盐引,无疑将大大降低官办盐引的垄断权和利润,所以朝廷始终将此事拖着。
今年却是无论如何也拖不下去了,无奈之下朝廷给各地商贾下发了部分盐引,允许一部分商贾进行官盐售卖,且数量有限,不可对官盐造成巨大的市场冲击。
与此同时,盐引发卖是以朝廷委派地方官招标的形式,对参与竞标的商贾进行资格招标。
所以,盐引发卖这里面,还有许多文章。
郑兴强不敢胡乱猜测,只能佯装不知道:“钱大人,此事……”
钱穆道:“本官听闻,郑大人的内弟在常州城颇有些生意,且仗义疏财经营守信,不知朝廷的盐引招榜,可有兴趣?”
这是巨大的利益诱惑,郑兴强有些手足无措,道:“这个……大人,只怕不易。”
钱穆笑道:“有本官坐镇朝廷盐引发卖之事,自然公平公正,你尽快派你内弟来就是。”
郑兴强抱拳道:“那下官先行谢过大人了。”
钱穆道:“什么谢不谢的,都是自家人;另外,此事尚需保密,郑大人不可轻言。”
郑兴强道:“下官遵命。”
宴会在热闹中终于结束,等钱穆众官员走了之后,郑兴强独自坐在督学馆的书房,望着桌子上的折扇久久不语。
督学主薄钟井走进来,道:“大人,何事烦恼?”
郑兴强微微一笑,摇头道:“无事,科考之事全部准备妥当了吧?凡事要细致入微,不可不察。”
钟井抱拳道:“是,大人,均已安排妥当,请大人放心。”
郑兴强再次点头。
钟井道:“下官观大人心事重重……”
郑兴强叹息一声,道:“老夫作为主考官,深感责任重大,稍有差池便是愧对皇恩。”
郑兴强担任常州府督学监丞官职时间并不长,作为常州府督学监丞,也是常州府童子试的主考官,他将负责接下来常州府童子试科举考试的命题、阅卷和确定录取名单,是科举公正取士的关键人物。
特别是在隋唐时期,主考官其实压力很大;当前的科举还处在起步阶段,阅卷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制度,批卷方式也比较简单。
在批阅试卷时,考官只需要在回答正确的卷子上,大大地写一个“通”字。
在回答错误或没有回答的卷子上,批一个“不”字,考生的命运就在那一刻被定格了。
由于程序简单,把关不严,这就给考生的录取之路提供了便利。
所以,这个时代的士人能否中举,并不是全部靠卷面成绩,还要取决于社会声望和人际关系。
因此,考场外成了考生发挥“余力”的关键。
甚至在南隋北唐,科举开考之前很多考生会带着自己的大作,特意登门拜访那些知名权贵,希望获得大人物的推荐,进而顺利通关。
于是,这种“行卷”之风盛行一时,且阅卷有着明显的局限性。
尽管主考官之下,还有同考官(副主考官)、阅卷官、对读官、监考官等等,但是钱穆大人的一席话,还是让郑兴强压力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