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5章 村村都建敬老院(1 / 2)带个陶罐去扶贫首页

第二百一十六章村村都建敬老院

到了第一户人家,夫妻二人过日子,刚刚六十出头。儿子举家在外地打工,他们住着新房。

日子过得也很拮据,每月除了儿子给的五百元生活费,再就是流转土地收入的三千余元。

老头除了种种菜,没别的手艺。种菜又卖不出去,有时村里不种菜的人家来客,会去他地里买些,价钱非常便宜。

家里吃饭,基本上是瓜菜为主,极少舍得买肉鱼吃。

老头满是茧子的大手,握着郑畏的手时,竟然提出来,“帮我找个挣钱的活干吧,庄户人不缺力气,就是不会做生意。”

郑畏看着老头还算健壮的身体,再看看他老伴也还硬朗的身体,真是没有活做,生生把日子过得拮据起来了。

老汉对儿子没有怨言,还替儿子分辩:“他养着两个孩子,还得供应上学,不容易啊。每月给我五百块钱,我不舍得花。逢年过节的,当成给孩子的压岁钱了。”

他看着郑畏和郑克爽,很认真地说:“如果你们给我找个活干着,我还能帮帮儿子。就算一个月挣一千,我也能省下五百帮他。吃的又不用花钱,地里种点就够了,油盐又花不了几个钱。”

郑畏看着老汉身上穿的衣服,都洗得发白了,还穿着。

老婆婆的衣服还是件男式的羽绒服,暗紫色的,看不出新旧来。

日子过得太过拮据了,真得让他们多些收入,才能算是小康生活。

郑克爽副市长摸摸他们住的火炕,凉冰冰的,关心地问:“怎么不烧火热热炕啊?”

老汉翁声翁气地说到:“我们这是平原地,现在柴草也少了,都打除草剂打的没有草了,树木又都成个人的了,没处找柴火烧了。买着烧太贵,热饭就靠蜂窝煤炉子。”

郑畏随着他的手指处,看到锅灶旁边有一个蜂窝煤炉子,烟筒通到炕洞里。

“这样烧炉子,很容易煤气中毒啊!”

村支书听到很紧张,“下午我找人,给他改改,装个带热水器的炉子。”

老汉不太甘心地嘟哝了一句:“那种炉子费煤,这个就挺好,晚上睡觉时开着门就没事了。”

郑畏很果断地说:“必须改,钱不够花的,咱们一起想办法,不能拿着生命当儿戏,中毒会死人的。”

老汉不再吱声,看着郑畏,眼睛里充满疑惑,还有一些希望。

如果能帮着他找到活干,挣些钱就好了。

当然在家附近,他自己可不会跑远了。

“村里就没有人搞些加工活什么的?”

于春民有了手工制作玩偶的经验,就问村支书。

“没有,这不刚听说韩信沟那里有人开始发放手工活的,想去联系着试试。”

村支书有些老实得过头,说话都不敢大声。

“好,我给你打电话,你马上去联系,你亲自组织人手,男的可以发放原材料、收回成品,女的可以在家制作,把闲散人员都利用起来。他们那边的熟手,一天都能挣到二百元了。”

于春民马上给韩永三打了电话,说好让这个村的村支书去找他。

可能还觉得推广不够,接着给乡妇联主席打了电话,让她务必村村都动员到,就让村支书牵头,先搞起来再说,等挣着钱了,就会有人抢着去干了。

郑克爽看于春民安排工作这么尽心尽力的,脸上的笑容就多了。

到达下一户时,郑克爽终于见识到郑畏所说的那种生活困苦状态。

石牛埠村,座落在一座石头山上,村里唯一可耕种的土地,又在水库上游,守着水源地,土地长年受干旱。

原来的水利工程全坏了,浇地需要机器,就算不着账了。

本来山岭薄地,收成就不高,再浇地用机器,无非空耗。

老百姓大部分外出打工,把土地里种植上杨树,任其自由生长。

石头山上倒是绿化了,可是收入实在是无法增长多少。

郑畏走访的这户人家,家里只剩一个老婆婆生活。

老伴去世的早,他儿子找不上媳妇,到外村当上门女婿去了。

她一个人生活,每年只有土地流转的八百四十元的进项。

日常生活靠养了十几只鸡下蛋,购买油盐酱醋。

吃饭全靠自己种的粮食,田间地头种的菜,加上挖的野菜。

衣服去拾村里人穿下来的,天天得去野地里拾草挖菜。日子过得的确苦累。

郑畏看着老婆婆粗糙的双手,乱成一团的头发和头发下那张老树皮一样黑红色的脸,心里酸溜溜的,不是个滋味。

她的情况完全可纳入扶贫政策的,可是申报时只因有个儿子,就没有批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