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三章 三门湾航帮(上)(1 / 2)大宋的变迁首页

阳春三月底,吴山村一片忙碌,春收和春耕又进入了主题,低低的麦穗随着春风得意的摇摆着,仿佛在炫耀自己抵御住冬日的寒冷给人类带来了食物。

吴山村的劳动力已经严重短缺,很多青壮已经去了石炭场、工坊、酒坊、官坊工作,知县王嘉言只得从别处征发民夫过来帮助吴山村民收割和春耕。

他自天禧二年吴山村大规模秋种起,不时来到吴山村看看小麦的长势,抄录丁睿的农作物笔记。

待到今岁收割冬小麦时,王嘉言望着地里收上来的麦子笑的像个孩子一般,他抬头望向京师的方位默默告诉官家,大宋天下以后定将不缺粮食。

王嘉言得到一手资料后,整理成稿,下令从徐州购买麦种,有多少类似麦种就买多少,买回来放到官田育种。

为提高百姓种植冬小麦的积极性,他贴出告示,无论公田私田,种植冬小麦两年内不得收取田租,县衙也不收赋税。

孙冕看过手稿后,随即上书朝廷,建议两淮、两湖、两浙、四川应尽早实施稻麦复种,而两广、福建则应实施三季稻。

..........

两浙路宁海县城,迎着朝阳,林贵平带着四名随从风尘仆仆进入城门。

宁海县城颇小,户不过两三千,人丁七千许,界面倒颇为整洁,沿街店铺倒有不少买卖折扇、莳绘、漆器、日本刀等等货物。

林贵平下马将缰绳交于随从,兴致勃勃的边走边看,他是习武之人,对刀剑自然是情有独钟。

随意走进一家店铺,他先瞄了瞄货架上的莳绘,那物做功的确精细,与苏州的漆器无甚区别。

又看了看折扇,觉得这折扇甚是方便,折叠起来不占地方,张开又可扇风纳凉,便问店家:“掌柜的,你这日本扇子看着甚好,要钱几许?“

掌柜忙迎上来点头哈腰:“回客观的话,此扇从日本漂洋过海方才来到本店,客官看着识货,在下给个实价,一贯钱。”

林贵平吓了一跳,这什么扇子,居然要钱一贯,连忙摇摇头,转头看着店铺里的日本武士刀。

店家眼见林贵平穿着不俗,器宇轩昂,后面还有四个随从牵马跟随,知道他身份不低,也不敢怠慢,径直取了一把上好的刀呈了上来。

林贵平随手接过刀,抽出来一瞧,这日本刀样式奇怪,刀柄足可两手握持,刀背厚实,刀身狭长,刀刃雪亮。

林贵平随便在柜台上抽了一张纸,轻轻一切,纸张便劈为两半,显然锋利之极。林贵平心下不由暗赞,当下手抚刀刃问道:“掌柜的,这日本刀几钱?”

店家一看林贵平就是个识货的人,忙奉承道:“客官真是刀剑行家,此刀可是本店最好的一把,宝刀卖英雄,此刀本卖两百贯出头,客官如是中意,就两百贯卖于客官。”

林贵平对此刀爱不释手,成心想买,可身上如何带得这多铜钱,想了想道;“掌柜的,这刀一百贯某就买了。你看如何。”

店家这刀摆了两年,也未找到买主,贱价卖又不想亏本,便道:“客官有所不知,此刀从日本进价也不止此数,客官存心想买,一百十贯,再也不能少了。”

“一百二十贯,某只能出这多。”

“一百七十贯,客官,在下是小本经营,无大利可图。”

“一百四十贯,这刀只值此价。”

“一百五十贯,再不可少,若是再少在下宁可不卖。”掌柜的斩钉截铁说道。

林贵平咬咬牙道:“一百五十贯便一百五十贯,此刀某要了,装好后即送去县衙,某去在县衙处兑换飞票付钱与你。”

店家欢喜的连连应承,问道:“官人名讳,草民送刀至县衙也好说与差人知晓。”

林贵平道:“你只须告诉守门的衙役,是苏州的林官人所买之刀。”

离开店铺后,林贵平便带着四个随从直奔县衙,守门的衙役一看这五人气势不凡,忙叉手行礼道:“请问官人来县衙何事?”

林贵平抱拳回礼道:“请通禀皇甫知县,鄙人是皇城司公人,来此有要事须见知县。”说罢递上令牌。

过了片刻,衙役前来领着五人进了县衙,林贵平吩咐四个随从在外间歇息,他随着衙役进了大堂后面的值房。

宁海知县皇甫世隆出门迎接,双方见礼毕,进入值房,皇甫世隆吩咐看茶。

他不知林贵平的官职,对皇城司那帮探子也很是忌讳,于是拱手问道:“林官人请用茶,不知林官人此次来鄙县有何贵干?”

林贵平回礼道:“皇甫知县,在下来此,是想打听打听那时常跑日本的海贸周家,不知知县是否熟识,有些军务要事向周家问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