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天龙山传说(1 / 2)山村黑小伙的离奇人生首页

天龙村,中国西南部一个名叫林海市下面统辖的林海县的下面的一个小村庄,地处中越边境附近。这个村庄被难以计数的高矮山脉包裹在其中,在这众多山脉中,有一座图腾式的高山,名叫天龙山,这座山山体挺直,周身布满着鳞次栉比的断石,犹如一条浑身布满龙鳞的天龙钻出地壳,呼啸着飞向天空,直插云霄。

清晨的天龙山应该是一天当中最为壮观的时候,在太阳公公那红色的脸盘尚未露出笑脸时,整个天龙山的上空被一层仙云一般的薄雾笼罩着,从天龙村每个村民的视角来看,它就像传说中的天柱一般擎在天与地之间。围在天龙山周围的是一连串的矮山脉,一座接着一座,连绵不绝,层峦叠嶂。它们把天龙山簇拥在中间,犹如众星拱月一般,仰望着这条腾空而上的巨龙。

相传在很多很多年前,村里干旱缺水,庄稼收成锐减,每天夜里都会传来此起彼伏的由于饥饿引发的哭喊声。有一天午时,烈日依旧高照,太阳公公毫不吝啬的向下面广大的劳苦大众输送着热量,同时也散发着死亡的讣告。突然这座山的上空乌云密布,紧接着霹雳一声巨响,天空仿佛瞬间炸开了一个大口子,一条身形庞大,飘渺虚幻的巨龙从大口子里一跃而下,缠绕着,包裹着整座天龙山,顿时整个村庄上方黑云压顶。少时,便雷声大作,大雨倾盆而下。这下的不仅仅是雨水,这下的是拯救万民于烈火中的一股神水,下的是让万物重现勃勃生机的一剂良药。村民们都跑到屋外,欢呼着,雀跃着,庆祝着这时隔半年的第一场雨水,他们都驻足观看远方那条巨龙在山顶闪转腾挪,翻云覆雨,在经历了整个下午的酣畅淋漓的雨水后,这条巨龙重新钻入空中那条大裂缝,在它尾巴完全淹没于裂缝的刹那,整个裂缝犹如衣服上的拉链从底拉到了头上一样,彻底缝合起来了。从此以后天龙村风调雨顺,年年丰收,人丁兴旺。经过神龙“关照”过的天龙山从山体内部开辟出两条溪流通道,在山的一东一西两侧,溪水沿着山脚底部缓缓流出,经久不息。这个溪水比世界上的任何水都要清澈,都要甘甜。

这就是天龙山之所以取名叫天龙山,天龙村之所以取名叫天龙村的由来。在这条神龙降临之前,这座山和这个村庄应该是有其他名字的,但是不管以前叫什么名字,现在已经不重要了,我们只知道现在这座山叫做天龙山,这个村庄叫做天龙村。

“天空霹雳一声响,天龙诞生似我党,拯救万民于水火,从此过上好生活!”

每次在这个故事的结尾,已经退伍将近二十年的谢自华都要用拐杖撑起他瘸了的右腿,站起身,声音突然高了八个调,激情澎湃的向他面前的一群听众朗诵他这首自创打油诗。他的听众是由一群孩童组成,这群孩童年龄从五岁到十五岁左右不等。没听过这个故事的小孩盘着腿坐在地上,托着下巴听的津津有味。听过无数遍,已经听到耳朵起茧的小孩呢,或许是为了吃到放在门口那张小方桌上的瓜子,花生,蜜枣,还有条酥等一些美味零食,这些小吃是谢自华为了“招揽”听众特意准备的,也或许是为了再次目睹谢老头最后朗诵打油诗时候的夸张表情,因为他们觉得这个老头的表情很滑稽,从而可以笑的前仰后合。

谢自华算是天龙村的外来户,他实际上是出生在林海县城里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祖上曾中过举人,在朝廷里当过候补知县。四九年解放战争时期,由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在这里全歼国民党的五个兵团,共计十二万人。谢自华的父亲当时担任总司令员的记事员和局部作战地图绘制员,也算是为了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了一份功劳。新中国成立之后,谢自华的父亲由于文化知识功底扎实,被任命为林海县第一中学林海中学的校长,这样应该是继续延续了他老谢家书香门第的传统了。

可是老谢家这条世世代代的知识分子的传承之路上终究出现了一条岔路,这条岔路就是老谢家家谱上排到第十代的独苗谢自华。他父亲给他起的名字“自华”,出自诗句:“腹有诗书气自华”,自然是希望他能够像他的祖祖辈辈一样能够饱读诗书,学有所成,从而能够实现由自己头上的知识分子头衔顺利过渡到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