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八章街头卖艺(一)(1 / 2)喋血宝藏首页

“如果是我,就向大唐求救,上次就是大唐帝国挽救了党项人,相信这次也不会见死不救的。”杨毅说。

“嗯,我想也应该是这样,求救大唐帝国!”唐剑点点头。

“确实是这样,大唐帝国再一次接纳这些党项人。就在吐蕃灭掉吐谷浑的这一年,以拓跋部落为首的党项各部,从各自生活的区域出发,开始了漫长的迁徙之途。这是他们的第二次长途迁徙,从此后,他们的命运就跟大唐帝国紧紧联系在一起了。”

“老师,他们最后迁徙到了哪里?”萍儿问。

“黄土高原!这里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土地非常贫瘠。但是在党项人心中,这里就是他们的天堂,因为已经远离了吐蕃人的兵刀,可以保证自身的安全了。同时这里距离大唐帝都长安又比较远,也避免了自身被中原文化彻底同化。他们主要集中在黄土高原的庆州一带,并逐步向周围的灵州、盐州、银州、胜州等地渗透。在大唐帝国这棵大树的遮荫下,他们在黄土高原上生活了二百多年,融入了许多中原文化,同时又保持了马背民族的独立个性。”

“二百多年?那就是说整个大唐时期他们都生活在黄土高原了?”刘春说。

“是的!后来,在大唐王朝逐渐走向衰落的时候,爆发了几乎颠覆大唐帝国的黄巢之乱。黄巢率军攻占了大唐帝国的都城长安,唐僖宗逃亡蜀地,包括夏州节度使诸葛爽在内的一批地方军事长官纷纷投降黄巢,大唐帝国危在旦夕。为了挽救危局,唐僖宗号召各路军马急赴长安,镇压叛乱。面对凶猛强大的黄巢军,许多忠于大唐的军队挺身而出,时任宥州刺史的党项首领拓跋思恭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支力量。这个拓跋思恭勇武豪爽,胆识过人,平日骑马射箭,广交朋友,胸怀大志,一直在等待发展的良机。在大唐危难之际,拓跋思恭率领两万铁骑,起兵讨伐黄巢。唐僖宗闻知,认为这是急国家之所急,救大唐于水火,忠勇可嘉,下诏让拓跋思恭取代诸葛爽,任夏州、绥州、银州节度使。从此,拓跋思恭成为割据一方的藩镇。”

“连大唐都城都被占领了,这个黄巢确实太厉害了。可就在这种情况下,党项人还是勇往直前,说明他们对大唐确实是忠心耿耿,也可以说是为了报答大唐对他们的恩情。”唐剑说。

“确实是这样!拓跋思恭有了正式名分后,率兵跟其他军队一起合围长安,结果遭到黄巢军的伏击而大败。过了一段时间,拓跋思恭重整军队,再次与黄巢军隔水相持。黄巢军强渡渭河,向党项军发起进攻,拓跋思恭命令弟弟拓跋思忠率部迎击。拓跋思忠率部跟黄巢军浴血奋战,上千将士战死在渭河边上,无一生还。战后,唐僖宗为表彰拓跋思忠的忠勇,追封他为宥州刺史,并在渭阳为他修建了祠堂。同时任命拓跋思恭为定难军节度使,驻守夏州,统辖银、夏、绥、宥四个州。这就标志着这些从青藏高原迁徙过来的党项人,终于有了一块被朝廷正式封赐的领地,也让党项人走进了大唐的政权体系。”杨先生说。

“这个拓跋思恭敢于牺牲,也抓住了机会。在为党项人争得了荣誉的同时,又极大的拓展了党项人的生存空间,真是雄才大略啊!”唐剑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