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号线的后续事情都处理妥当了吗?别留下啥不好好干活的名声。”赵母忧心忡忡。
“放心吧,妈,都交接好了。”赵华强摇了摇头,试图驱散家中的紧张气氛,“你们就别多问了,我得赶紧准备准备,过几天就得走。”
赵父赵母和孙蓉闻言,一时间都沉默了。孙蓉起身抱着娃在屋里来回踱步,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那这次去二期工程,咱住哪儿啊?不会像上次那样,住在临时搭的棚子里吧?”
“住哪儿?还能住哪儿,工地上总有地方安顿的。”赵华强叹了口气,眼神中流露出对家的不舍,但还是坚定地说,“妈,爸,孙蓉,你们别担心了,我都习惯了。”
窗外,天色渐暗,偶尔传来几声远处的鸡鸣和村头的孩童嬉戏声,与城市的喧嚣截然不同。赵母和孙蓉对视一眼,满眼都是对华强即将远行的担忧和不舍。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刮起了大风,紧接着,豆大的雨点开始敲击着窗户,伴随着雷鸣电闪,一场夏夜的暴雨不期而至。风穿过门缝,带着雨水的凉意,让屋内的气氛更加凝重。
赵华强默默地望着窗外的风雨,心中五味杂陈。赵父赵母则开始忙着再次为他收拾行囊,尽管知道此行不易,但他们知道,这是华强为了家庭必须承担的责任。
雨声、风声、雷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个夜晚特有的旋律,也似乎在诉说着赵华强即将面对的未知与挑战。然而,在这个简朴的广东农家小院里,一家人的心紧紧相连,共同面对生活的风雨。
雨势渐渐减小,直到最后停歇。屋内,赵华强一家四口围坐在一起,虽然心中充满了忧虑,但他们的眼神中也有着对未来的期盼和坚韧。他们知道,无论前路多么艰难,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这个工作强度对赵华强的家庭来说显然是心痛的。对于赵华强来说,他虽未直接经历高考落榜的痛苦,但长期在外务工,身心俱疲,每一次回家都是对心灵的一次短暂慰藉。尤其是这几年在广州参与地铁建设,虽然辛苦,但心中总怀揣着对未来的希望——或许有一天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家庭条件,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然而,这接连不断的工程项目,让他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与家人团聚的时光也愈发珍贵。
现在,随着又要转战一号线二期的消息传来,他不得不再次踏上离家的路,心中充满了无奈与不舍。更让他难以释怀的是,他深知自己将错过很多孩子成长的瞬间,尤其是无法亲自陪伴在妻子身边迎接儿子的诞生,这一遗憾如同巨石般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
第二天,赵华强特意找到村里新来的支教老师李老师,希望他能为自己的儿子起个名字。他站在简陋的校舍前,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期待:“李老师,我有个不情之请。我有孩子了,我希望您能帮我给这孩子起个名字。”
李老师微笑着点了点头,问:“您希望这个名字有什么寓意呢?”
赵华强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我希望他能记住自己的根,记住我们农民的不易,但也希望他能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的追求。
李老师听后,赞许地点了点头。
就叫他‘赵慕孙’吧,‘慕’是仰慕、向往的意思,我希望他能仰慕先辈的勤劳与坚韧;‘孙’则是对家族的延续,也是对他未来能够超越上一代,成为更有出息的人的期望。而且我记得你的妻子也姓孙吧,刚好也可以体现出你们小俩口的恩爱”
赵华强听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紧紧握住李老师的手,感激地说:“谢谢您,李老师。有您在,我们村的孩子就有希望了。”
说完,赵华强再次踏上了回家的路,但心中却多了一份坚定与希望。他知道,无论自己身在何处,都是为了这个家,为了孩子们的未来在努力。而“赵慕孙”这个名字,将成为他心中最最温暖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