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七章贞观岁月二十六(1 / 2)史过留香首页

“陛下,今我大唐六路大军进逼东突厥,突厥骑兵骁勇异常,漠北此时正值风雪,供给不足以应付久战,若颉利避而不战,以耗我军,胜负便难以预料了。”

太极宫,李世民,房玄龄,杜如晦三人分位而坐,房玄龄皱眉言道。

“朕倒不认同卿家之意,突厥大难在于天灾,又兼重用赵德言,以汉家之制治理草原十八部,引发人祸,即便朕不出兵,突厥也必将灭亡,故而即便颉利僻而不战,天灾和人祸也将使其自成内乱,朕认为李靖只需派人策反,一半的突厥人便会投奔我军。”

李世民言道

“陛下所言极是,以臣看李靖虽统领十万大军,恐不会尽数带入漠北,今突厥人已呈惊弓之鸟,大雪导致生活艰难,饥寒交迫,士兵们战力已损失过半,不少突厥人死于天灾,突厥军心不稳,而我军虽长途奔袭,去国远征,但将士们士气高昂,而臣认为李靖当会速战,若拖延了时日,待春季来临,天气变暖,草原上草肥马壮,一切的布局便是全功尽弃。”

杜如晦言道

“朕与卿家之意相同,朕认为李靖会领骑兵夜袭突厥部,但朕有两点忧虑,不知两位卿家可知。”

李世民言道

“陛下,东突厥北边有薛延陀部虎视,西边是西突厥,而南边是新近投降我朝的契丹人,东边则是我大唐,又兼天降雪灾,衣食难继,臣认为即使不出一兵一卒东突厥必亡,而陛下执意出兵臣实是不解。”

房玄龄言道。

“薛延陀部,朕与颉利签有渭水之盟,本应遵守盟约,坐视颉利灭亡,但若不出兵,争利于漠北,让薛延陀部尽得东突厥国境,胡人生性狡诈,焉知不会成第二个东突厥,再者朕认为颉利受压,也必不甘束手就擒,必会提出投降。”

李世民分析道

“陛下,颉利若要投降,定是缓兵之计,我等正好将计就计呀”

房玄龄笑道

“不错,正是韩信灭赵之策,但此计朕不能言明,只能让李靖自行领会了。”

李世民言道

“陛下,可派唐俭前去,昔日平定刘武周之时,独孤怀恩叛乱,而唐俭为尉迟恭所擒,却在乱军中逃脱,并识破怀恩,及时报于太上皇,臣认为唐俭可为郦食其之功,而避郦食其之祸。”

长孙无忌笑言道。

白雪皑皑的北国,银装素裹,李靖领着三千铁骑急速行军,横穿漠北雪海,奇袭定襄城,城中守军猝不及防,还未回过神来便让唐军攻破了城池。

唐军怎么来的如此之快,得知军报的颉利暗自惊道,主帅李靖亲自领兵三千突袭定襄城,唐若不举国而来,作为三军统率的李靖何敢孤军深入,再者此时牲口冻死大半,马无草料,人无食粮,活着艰难,又如何交战。想罢连忙命令全军连夜撤退,将王庭迁往碛口。

“可汗,李靖已引兵逼近碛口。”

什么这是要将我赶尽杀绝呀颉利恨恨的叫道,怎么办人困马乏,人马皆无食料,没有给养,如此恶劣的天气,人站着都不知能否活到明天,人形如半死,如何得战。撤,撤,撤,颉利无奈,领着自己的王庭向阴山撤去,想想二年之前,自己引兵二十万,兵进长安,渭水岸边,逼迫李世民签定渭水之盟,何等的意气丰发,而如今在自己领土上如丧家之犬,狼狈不堪。

而此时大唐另一名将李世勣领兵五万,从云中出发,兵至白道,迎头碰到正勿忙向阴山撤退的东突厥大军,一场厮杀,人困马乏的突厥大军又损了小半,颉利引兵退至阴山,尚未定神,李靖又引兵杀至,只得引兵再逃,深入阴山,前面是浩瀚的沙漠,后面是李靖大军,进退两难,颉利叫来亲信宠臣赵德言前来问策

“大汗,我有一计,可保大汗转危为安,脱离此难。”

赵德言说道

“快说,快说,有何策退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