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颇具书卷气的青年,性格阳光开朗,言行举止规矩得体,口碑甚佳。
储物柜共有六组,下两层,内部空间颇为宽敞,杜卫国随意挑选了一个较为整洁的柜子,随即更换衣物。
轧钢厂保卫处所配备的制服,并非工人制服或警察制服,而是一袭深蓝色的干部制服。
该制服款式与军装、警服极为相近,只是色泽采用了深蓝调,干部制服同样设有四个口袋,乍一看仿佛就是换色版的军装。
尽管如此,穿这身深蓝色四袋式军警制服,确实能让人焕发出帅气的风采,尤其是对于注重仪表的小杜来说,这虽是来自后世的习惯使然,在他的记忆中,并未对爱美有过深刻的认知。
小杜从军挎包中取出一件白色跨栏背心及一条牛皮腰带,小心翼翼地将军装衬衫折叠好收入挎包,继而换了保卫制服,将手枪稳妥地别在腰带右侧,并用衣衫遮掩住,以此收敛锐气与锋芒。
虽然在炎炎夏日穿着这样的深色长袖制服难免闷热,但在这个时代,无论是军队还是地方单位,皆是如此打扮。幸而小杜的身体素质远超常人,对此并无太大困扰。
整理完毕,他将工作证、钱币、发票等一一收好,同时将自带的水杯、新领的饭盒以及笔记本等物件悉数放入办公桌内。
怀揣着两盒“大生产”和两盒“中华”,小杜步伐坚定地走出办公室,登了三楼。
各科室主任及装备科均位于二楼,而蒋东方的办公室以及武装部办公室则设在三楼。
敲门进入后,蒋东方见到杜卫国一身崭新的制服,英姿飒爽的模样,不禁满意地点点头。
“蒋叔,我今天忘带筷子了,您这儿有多余的吗?”看到蒋东方手持自己赠送的檀木扇纳凉,小杜厚着脸皮问道。
“没事找话说是不是?”面对蒋东方的调侃,小杜毫不在意,径直坐在其对面,瞥见桌放着半包牡丹香烟,毫不犹豫地抽出一支,先是为蒋东方点燃,随后自己也点燃一支。
“蒋叔,我是真忘了带筷子,待会儿总不能用手抓饭吃吧,这种小事去找郝科长,我还真有点开不了口。”
“在我面前就能开口了?”
“您是我亲叔,我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
“还有别的事吗?”
“蒋叔,我那套房子正在装修,其实也差不离了,但我能不能请您帮忙弄些咱们部队的绿军布来,我想用它做窗帘、床单、被罩、枕头,习惯了那种军绿色。”
“行,我帮你留意一下。”蒋东方边回应,边从办公桌内取出一只饭盒,里面配有一把铝勺,随手递给了小杜,“你先用勺子凑合吃吧。”
“谢了蒋叔,那我先下去了,去南门给兄弟们发烟去。”
“滚吧!”蒋东方挥手示意小杜离开,可小杜临走前顺手将那多半盒牡丹烟揣进口袋,惹得蒋东方顿时大声抗议:“烟给我留下,就剩这么点儿了。”
小杜笑着递两盒中华烟,“蒋叔,您身为领导,至于为了半盒烟嚷嚷吗?”
接过手中的中华烟,蒋东方满意地挥了挥手,打趣道:“快滚蛋吧,别打扰我。”
杜卫国离开保卫处时已是午11点,他跨自行车,直奔轧钢厂南门而去。
轧钢厂保卫处分设七个科室,总厂五个科室,分别管辖东南西北四个区域以及一个装备科。在这个时代,红星轧钢厂就如同一头庞然大物般屹立着,极其宏伟壮观,尤其在下班高峰和用餐时段,犹如春运现场般热闹非凡。
厂区分东、西、南、北四大区块。东区是轧钢车间区域,环境最为艰苦,能耗巨大,全年高温不断,工人们需要将初炼的钢锭反复轧制成钢板、钢条等产品,是典型的重体力劳动。由于长期处于高温状态,因此轧钢厂的职工浴室也设立在东区,这一区域由保卫4科负责。
西区主要是加工车间聚集地,包括拉丝车间、钳工、鏛工、车工、铣工、镗工、装备钳工等多个车间,拥有近6000名职工,设有三个大型食堂,这一片区域归属保卫2科管理。
北区为仓库区域,总厂的八大仓库、煤炭储存区以及厂内货运站、运输科、装卸科均在此处,因需频繁检查过往车辆和火车皮,故此区域的保卫工作尤为繁重,由保卫1科接手。
南区则是厂部办公区域,包含轧钢厂办公大楼、保卫处,以及电影院、医院、广播站等设施,此外还有四个加工车间散布其间,而小学则坐落在厂区西门外。厂医院规模有限,仅能处理一些小型手术,但在骨科方面却颇有建树,院长即是一位资深骨科专家,连同院长在内共有9名医生。
剧中人物傻柱工作的食堂和招待小食堂位于南区,易中海和秦淮茹工作的钳工车间也在南区,而许大茂班的宣传科和电影院亦位于这个区域。
东门、西门、南门供行人进出,北门则仅供货物运输,禁止人员通行。
保卫3科负责南区的安全保卫工作。
保卫科成员白天会在值班室内留守,至少值班干事会在办公室值班,其余人员则在厂南门执行值守任务。
杜卫国所在的3科,总计38人,包括一名科长、两名干事、四位队长,队长通常不具备干部身份,可视作预备役干事。
按照小杜岗前的排班情况,白班19人,夜班18人。
轧钢厂的工作时间为早8点半至下午5点半,若有额外生产任务,则实行两班倒甚至三班倒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