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五章 东晋大臣褚裒、殷(1 / 2)东晋奇侠传首页

回说到司马聃年幼,褚太后垂帘听政,何充辅政。

二月癸丑日,何充死后,由司徒蔡谟与会稽王司马昱辅政。

永和二年(346年),褚裒向朝廷荐举前光禄大夫顾和、前司徒左长史殷浩。

不久,朝廷就任命顾和为尚书令,殷浩为扬州刺史。

殷浩,字深源,陈郡长平县(今河南省西华县)人,东晋时期大臣、清谈家,光禄勋殷羡的儿子。

殷浩见识度量清明高远,年少负有美名,尤其精通玄理,与叔父殷融都爱《老子》、《易经》。

殷融舌战辩论斗不过殷浩,著书立说则胜过殷浩。

殷浩因此被那些风流辩士们所推崇。

有人曾问殷浩道:“将要做官而梦见棺材,将要发财而梦见大粪,这是为何?”

殷浩回答说道:“官本是臭腐之物,所以将要做官而梦见死尸。钱本是粪土,所以将要发财而梦见粪便。”

当时的人都将他的此番言论认为是至理名言。

太尉、司徒、司空三府征召殷浩为官,他都推辞不就任。

后来征西将军庾亮征召他为记室参军,多次升任至司徒左长史。

安西将军庾翼又请做司马。

后任命为侍中、安西军司,殷浩都称病不就职。

隐居荒山,将近十年,当时的人将他比作管仲、诸葛亮。

王濛、谢尚还探察他的出仕和退隐的动向,来预卜江东的兴亡。

二人一同前往看望殷浩,知道殷浩有坚定的避世志向。

王濛、谢尚返回后,叹息说道:“殷浩不问世事,如何面对江东百姓!”

庾翼给殷浩写信说道:“当今江东社稷安危,内政委托褚裒、何充等诸位重臣,外事依仗庾氏、桓氏等几户大族,只怕难保百年无忧,国家破灭,危在旦夕。足下少负美名,十余年间,内外任职,而如今却想隐退世外,不问国事,这于理不合。再说,当代的大业,还须靠当代的杰士去完成,为什么一定要盲目追寻古人的风范!王夷甫是前朝的风流人物,但我始终鄙薄他追求虚名的行为。若以为当今世道非虞夏盛世,那么一开始就该超然物外不问乱世之事,然而王夷甫却极力谋取高位,树立名望,既是名位显赫,就该努力光大名教,全心治理天下,使乱世得以安定,可此时的王夷甫却又高谈老庄,说空终日,不务实际,虽说谈道,实长浮华空谈之风。等到晚年,声望犹存,却贪图安逸,害怕动乱,专谋自保,最终被石勒所虏,身首异地。凡是明德君子,难道赞成这样做吗?而世人都认为他是对的。由此可知当今名实不符,空谈浮华之恶习未除。”

殷浩还是执意不出山。

建元元年(343年)至永和二年(346年),庾冰兄弟及何充等相继去世,晋元帝司马睿之子司马昱(后来的晋简文帝)当时为会稽王,以皇叔的身份开始入朝执掌朝政。

永和二年(346年)三月,卫将军褚裒推荐殷浩,殷浩被征召任命为建武将军、扬州刺史。

殷浩疏辞让,并写信给司马昱,陈明心愿。

司马昱答复道:“国家正当危难,衰败已到极点,幸而时有英才,不必寻访隐居奇贤。足下见识广博,才思练达,为国所用,足以经邦济世。如若再存谦让之心,一意孤行,我担心天下大事从此将要完结。如今国家衰微,朝纲不振,一旦亡国,恐怕死无葬身之所。由此说来,足下的去留就关系到时代的兴废,时代的兴废事关社稷存亡。足下长思静算,就可以鉴别其中的得失。希望足下废弃隐居之心,遵循众人之愿。”

殷浩再三辞让,从三月直至七月,才接受征召。

永和三年(347年),安西将军桓温消灭成汉政权,因此项功勋,桓温的威望和势力都强盛起来,但同时令朝廷忌惮他。

司马昱因为殷浩有极高的名声,又受朝野推崇,所以视殷浩为心腹之臣,以抗衡桓温,于是殷浩与桓温彼此猜疑,相互不和。

此时适逢殷浩的父亲殷羡病故,殷浩离职守孝。

朝廷命蔡谟代管扬州,等待殷浩。

殷浩服丧期满,朝廷征召他担任尚书仆射,但他没有就职。

依旧担任建武将军、扬州刺史,参与朝政。

颍川人荀羡少有美名,殷浩召他为部属,命他镇守义兴、吴郡,作为党羽。

王羲之私下劝说殷浩、荀羡,希望他们与桓温团结和好,不要在内部制造矛盾,但殷浩不听从。

永和五年(349年),赵石虎病死,后赵随即就因诸子夺位而大乱,中原后赵内战,东晋朝廷决定乘后赵大乱而收复中原和关中地区,统一全国。

褚裒向朝廷表,请求讨伐后赵,并从当天开始进入临战的戒备状态,目标直指泗口。

朝廷商议考虑到褚裒肩负着镇守京口的重大责任,不应过于深入,而应当先派遣其他部分的军队出征。

褚裒书奏言道:“前已派前锋督护王颐之等人直接前往彭城,后又派督护麋嶷进据下邳,如今应该迅速发兵,以造成强大的声势。”?

同年七月,朝廷授予褚裒征讨大都督,监督徐、兖、青、扬、豫五州的各种军务。

褚裒率领三万军队,直接开赴彭城,北方投降归附的士人百姓日以千计。

鲁郡的五百多家百姓相聚起兵,归附东晋,他们向褚裒求援,褚裒派部将王龛、李迈率领精锐军队三千人去迎接他们。

后赵南讨大都督李农率领二万骑兵和王龛等在代陂交战,王龛等大败,都被后赵俘获。

永和五年(349年)八月,褚裒退驻广陵,主动疏请求贬职处分。

朝廷不予同意,命褚裒继续镇守京口,解除他征讨都督的职务。

这时黄河以北大乱,二十多万晋朝遗民渡过黄河,要来归附东晋。

但褚裒正好在这时已回到了京口,声威气势已去,无法接应,结果遗民们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而不能自救,几乎全部死亡。

褚裒因为宏图没有实现,忧伤愤慨而病倒。

十一月,他回到京口,听见到处是哭声,他问周围的人,人们对他说道:“全是代陂之战中阵亡者的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