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 师出有名(2 / 2)四合院:我真的只是个钳工首页

王小来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突然就成了舞台的焦点。不过,虽然他一心想着低调,但当低调不下去的时候,他也不会太在意。大不了不装了,摊牌了。反正金手指全开的话,足够把这个世界搅个天翻地覆。

底气十足的王小来,伸手不打笑脸人:

“周科长言重了。我工龄短,干的活也少,现在评价还为时过早。您既然这么看重我,还让刘科长帮我涨工资,这是在是太感谢了。如果我说接受您的道歉,您会高兴的话。那我想说,我接受了。”

“哈哈。小来同志,我就知道你是一个心胸宽阔的好同志。你能被招工来到我们轧钢厂,让轧钢厂的钳工技术有了优秀的传承人,实在是我们厂的幸运。宋工慧眼识珠,一见面就点名召你进入专家组,这眼光,实在是我比不上的呀。”

周贵群转头对宋伟民道:“宋工。这些天厂里传闲话,说咱俩缺乏担当,明明有优秀的钳工,却不敢用。明明只有我周贵群,怎么把您也给捎带上了?是我连累您了呀。”

宋伟民对这些传言倒也并不在意,“缺乏担当”的指责,可以说是万能的,它是无止境的。宋伟民面对这样的指责,永远都能反省出新的内容。

他只关心维修车床的事情,既然唯一的阻力放行了,那是不是可以继续让王小来出手修车了?

“小来同志。机钳车间的工人们都在夸赞你,说你给他们修的那两台车床特别好用,可见你确实有办法。我们专家组之前对你不够重视,是我们的不对。从现在开始,我们都要虚心向你学习。希望你能出手帮帮我们。”

王小来早已经受够了连续多天在专家组这边空耗,就算没有今天这场戏,他都准备想办法主动提出解决了,更何况周贵群还帮他涨了工资。

“宋工,周科长。修车床的事情,我已经把每一个步骤都仔细地写了下来,订成了一本小册子。”

说着,就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巴掌大的本子。翻开里面密密麻麻的记录,图文并茂,正是他根据这个时代的工具和加工水平,编写的车床维修手册。

拥有原子级微观视角的王小来,这些天早已经把机加工车间的几台精车观察了无数遍。然后根据每台车床精度下降的病因,尝试给出这个时代的解决办法。

像极了在限定的条件下解题。

思考的过程中,还是挺有乐趣的。而且,他想到的很多办法,哪怕拿到后世,都可以说是非常的先进,而且是开创性的。

因为即便是在后世,也没谁拥有和他一样的原子级视角啊。

宋伟民眼睛一下子瞪得老大,不敢置信地接过手册,仔细翻看。周贵群也凑过来阅读。

工整的钢笔字,条理清晰的某篇,逻辑严密的行文,专业精准的用词,很难想象这出自一个没考上大学的学徒工之手。

新中国的高考制度,经历过很多次拉扯。

建国到运动前夕,这段时间的高考,实际考的是智商和逻辑思维能力。考试以难题怪题为主。只有应变能力强,善于举一反三的考生才能脱颖而出。

这其实是古代科举考试制度遗留下来的惯性。八股考试,最重要的就是第一股的破题。就是要让考生发挥创造性,把前所未有的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合理地联系到一起。

既然这个时代的高考是纯考智商的,那大学生和非大学生的区别其实很明显:

看一个人的智商和逻辑性。

能编写出这么一本维修手册的王小来,所表现出来的智商和逻辑能力,在宋伟民看来,是不可能考不上大学的,尤其是在录取率最高的直辖市。

而凑过来一同阅读的周贵群,心里则有另一番看法。

按照周群贵的计划,在哄骗王小来出手维修车床之后,他会安排一次意外,让王小来在维修过程中犯错误,然后他就可以借题发挥,公报私仇,直接将他踢出轧钢厂。

为此,他都已经许诺,给专家组里一个钳工涨工资了。

工人定级的事情,虽然表面上是由大师傅组成的委员会负责考核。但最终却是要在技术科和劳资科的文件上落实的。

因此,技术科和劳资科联手,是可以直接在工人的档案上做文章,在不考核的情况下,就提前给人涨待遇的。

当然了,为了稍微遮掩一下,劳资科会给那名工人调岗,为他换一个车间。脱离了旧的环境,基本上就不会有人发现他的工资水平突然上了一个台阶。时间稍久一些,就再也没有暴露风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