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邹炎所部因阻击尔朱氏精锐骑军死伤惨重,自军主邹炎算起,阵没将校八人,战死者二百六十七人,包括伤者在内如今仅余不到一百人,其余残部不知所踪。
据队主魏大毅所说是被尔朱氏骑军杀破了胆,不愿跟随邹炎进行再次阻击,多数临阵脱逃又唯恐受军法责罚躲藏了起来。
另有切思力拔麾下百骑战死五十七人,如今仅剩四十余骑。
可以说张宁耗费数月心力组建起的怀荒新军就此损失过半,好在此番终究是军府得胜,昔日作威作福鱼肉乡里的诸族族主首级传于镇中各处后,军心方才有所振作,不至于崩散。
换作是其他军队遭受如此重创,军营里早是一番愁云惨淡的模样了。
可哪怕如今镇军中有声威更上一层楼的王彬坐镇,仍是不敢再有人奢谈北伐蠕蠕的可能性。
想来在此刻军府上下看来,这时候听候朝廷大军调令离镇北伐只能是自取死路。
对此张宁无法解释,也不可能解释。
随军北伐柔然是必然之行。
那么动员镇民,重整军心就是当务之急。
这个时候空洞无力的煽动,苍白的语言再起不到丝毫作用,好在这场叛乱后他的手中也终于多出一份能够哄人的东西。
接下来的数日里他一面亲自出面安抚镇民镇军,一面将诸族豪强的土地尽数分出,既有对有功之士的犒赏,也有按照太和九年所半步的均田法令而行,使得此前处于被剥削,无地可耕,无处可种的镇户营户尽皆分得了应有之田。
昔年元魏土地占有形式大致分为朝廷国有,贵族私有,僧侣占有,自耕农拥有四类。
其中在元魏统一北方的过程中,贵族地主土地私有制迅速发展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他们依靠着建立起坞、屯、堡、壁等军事性地主庄园,运用强占强买的方式攥取大量土地。
这样的崛起势必因兼并大量土地使得自耕农走向破产,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农民的反抗逃亡不时发生使国家编户数量锐减,严重影响了赋税与社会稳定,才使得均田制应运而生。
但其实均田制是妥协的产物,是将无主荒地和国有土地分配给农民进行耕种,并不触及已经获利的贵族豪强群体。
再加上露田、公田的不得买卖,在农民七十岁时便会免课还官,使得农民和贵族豪强间不再具备利益充冲突。
在朝廷强盛的情况下,均田制是优异的,放弃了屯田制和占田所带来的高额租税,使得大批隐匿逃亡的户民归来。
不断向外扩张与土地的不断分配形成了良性循环,可当朝廷衰弱时,豪强自然而然就可以无视律法继续侵占田地,亦如而今。
地处北疆边境的怀荒自然也是如此,可耕之地几乎被豪强大族们占去近半,剩余的只是因为军府需要借此自给自足,蓄养军队方才能勉强保留。
此等情形下镇民开拓荒地又等于为豪强大族作嫁衣,因而彻底陷入恶性循环。
其实历朝历代想要安定民心,使其彻底为己所用,无外乎就是分田,只是往往在王朝末年土地被大族把控,衰弱的朝廷无力再去做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