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承平四年春,二月。
料峭的春寒还没褪去,城墙跟下还有积雪没有消融。
清晨时分,东都洛阳城的门口,进城的旅人排成了长长的队伍,等待着守城官兵查验路引。。
人群中,一个怪异的少年,也在排队。
他虽然穿着长衫,头上带幞头帽。
但帽子下面,却露出了青茬的头型,竟然是个光头。
“也不知是那家的僧人,偷偷跑出了山门!”
众人中有人掩嘴偷笑。
“向往红尘之心,人皆有之!”
杨旭听着身边这些话,颇有些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他本来就不是这个世界的人。
三天前,他安排了公司的事情后,就开着车出来自驾游了。没想到出了点情况,然后就迷迷糊糊的来到了大隋朝。
公司,财富,什么都没有了。
现在的他,只有背在身后的旅行包。
到了城门口,杨旭掏出了路引,递给了士兵。
这路引是捡来的,包括身上这件衣服。是他在下山的时候,在一具被冻死的穷书生身上翻到的。巧的是,那书生也叫杨旭。
来洛阳的原因,是投奔亲戚。他身上还带着一封书信,书信内容是书生的长辈写的,大概内容就是家中遭变,难以为继,望兄台照拂一二之类的云云。
可惜的是,这书生最终没能到了洛阳,在距离洛阳十几里山上冻死了。
守城的士兵,见杨旭虽然是一副读书人打扮,但那脑袋上的青茬却实在是太明显了。
“你叫杨旭?”
士兵翻看着路引,随口问道。
“是!”
杨旭背着手,一副这年代读书人鼻孔朝天的骄傲模样。
“你的头发呢?”
士兵指着杨旭的脑袋,好奇的问道。
“哎,睡觉的时候,不慎被篝火点燃。索性全剃了!”杨旭一副悲痛的模样,叹息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若不是因为这,我也不会剔头啊!”
这呆书生!
士兵瞪大眼睛,忍着笑意,将路引交给了杨旭,随后,挥手放行。
杨旭刚走两步,就听到身后哈哈的大笑声。
他心中顿时一阵恼怒,转过头望去。
士兵连忙收拾表情,努力做出一本正经的样子。
杨旭冷哼一声,转身朝着城内走去。
身后,再次传来几个士卒哈哈的大笑声。
靠!
杨旭暗骂,随机怒气冲冲的朝着前方走去。
身后的爆笑声更加肆无忌惮。
二十多米深的城门洞幽深而寒冷,门洞前方便可一窥这千年名城的隋唐风貌了。
入眼处的王城大道,宽阔平坦。
大道两侧,建筑恢弘,高高的木塔,飞檐斗角的阁楼,层次分明,气象万千。
街道上,行人熙熙攘攘。
叫卖声不绝于耳,热闹非凡。
杨旭像是出入大观园的刘姥姥一样,惊奇的看着这历史长河中的大隋东都。
有担着担子,穿着粗布麻衣的小贩,边走边叫卖。
有路边摆摊卖柴火的老农,卷着袖筒,卖力吆喝着。有马车咯吱咯吱碾压着青石路面而过,车帘抖动,露出一张明艳动人的脸庞。
有金钗摇曳,裙子浮动,婀娜多姿的女子,站在阁楼上,拿着蒲扇,咯咯娇笑的对行人招手。
路边店铺林立,有茶肆,酒坊,布庄,琳琅满目的商铺,让杨旭不由看花了眼。
正走着,看到前方一座酒楼模样的建筑前,十几个书生背手而立,指着茶楼上的牌匾,说着什么。
其中有人击节赞叹,也有人摇头叹息。
周围路过的行人,羡慕的看着那群读书人。卖柴火的眼中只有艳羡,农夫则低声训斥着小儿要好好读书。
杨旭也好奇的凑了过去。
到了跟前,他才发现,这并非酒楼,而是个茶楼。
茶楼门头上,挂着牌匾,写着三个字:“静心楼”
不过,门柱上的对联却是空的。
而在门上贴着一张告文:千金赏对。
告文下面,还放着一张桌子,桌子上有笔墨纸砚,旁边站着一个穿着粉色荷花群的小姑娘,百无聊赖的打着哈欠,看着下面这群书生。
千金?
杨旭心头微微悸动。
他穿越而来,身上只有一个背包。
而背包里的东西,他还不想拿出来。
可以说,他现在是身无分文。从昨天到现在,他就吃了点压缩饼干,早已腹中空空,饥饿难耐。
不过,这店家贴出这样的告示,显然有段时间了。
这里可是隋朝,文人辈出,诗词文化大放异彩的时代。
既然放出告文这么长时间,却无人对上,显然这店家要求很高。
这时,杨旭也听到了身边书生的聊天的内容。
“听闻这牌匾,乃是当今吏部侍郎严大人所题,但就这静心二字的意境,就让我等望尘莫及啊!”
此言一出,几个书生纷纷点头。
“这告文都贴出来一个月了,前来献书的各地才子,数不胜数,却无一人能入了这幕后之人的眼!”一个穿着白色长衫的书生,一脸跃跃欲试,却又踟蹰不前的说道。
“志远兄不妨试试?”
身边之人笑着说道:“志远兄才高八斗,令我等望尘莫及,若是志远兄不行,那我们就更不行了!”
“对啊,志远兄!”
旁边另一个书生说道:“听说这静心楼背后的人物,乃是一奇女子。志远兄文采斐然,若是能对上这对子,说不定还能登堂入室,成为入幕之宾!”
“不可胡说!”
有知道内幕的书生,低声说道:“当心祸从口出,我听说这奇女子,乃是当今圣人的妹妹。我大隋的安康公主。”
“安康公主?”
旁边几个书生惊呼一声,连忙捂住了嘴,低声说道:“难道是那位,为了我大隋安定,自愿出塞和亲的安康公主?”
“就是她,听说严大人爱慕安康公主多年,只是可惜没有缘分!不然的话,小小一个茶楼,如何能得当今书法大家严大人题词!”之前道出原委的书生,冷哼一声说道:“现在各位知道了吧!”
众人恍然大悟。
这位安康公主可是当今大隋了不得的奇女子。
当初为了大隋安定,自愿和亲。不过,还没出塞。大隋和突厥的战争就爆发了,这门亲事自然也就不了了之。
圣人心中有愧,答应允诺安康公主一个要求。
原本满朝文武都以为,安康公主会下嫁给严大人。但没想到,安康公主却决定代发修行,不问世事。
圣人金口玉言,只能答应下来,并且在东都洛阳,给安康公主建了一间道观,取名静心观。
而安康公主也给自己起了个道名:静心居士。
然后又开了这么一个茶楼。
不过,这茶楼有个古怪的规矩。
那就是只接待安康公主想接待的人。
不过,所谓求而不得。
静心静心,心若静的话,自然不需要这么一个道号了。
杨旭心中暗暗想到。
这时,围观的文人也越来越多。
同时,路上还有经过的书生们,在看到白衣书生后,不由惊讶道:“那不是洛阳才子王然,王志远吗?”
“还真是王然,没想到这静心楼名气如此之大,竟然连王兄都忍不住出手了!”
于是,围观之人越来越多。
那个被众人推崇的白衣书生王然,终于安耐不住,咳嗽一声,甩着袖子,走到了桌子前。
门口的小女子,显然也听过王然的大名。
见这王然一身白衫,面容俊朗,她好奇的多看了两眼。
“王公子请吧!”
不过,也仅此而已了。
小女子这一个月,见多了各路才子,长得俊的也有,长的挫的也有。
额?
不过,这光头的还是第一次见。
小姑娘好奇的看着人群中围观的杨旭。
正准备看热闹的杨旭,看到那小姑娘好奇的看着自己光头。他咳嗽一声,连忙将帽子戴上了。
这时,王然提笔暗暗思索后,想到了先生跟他说过的一句话,于是落笔在了纸上。
笔触游走间,一行俊逸的字出现在了纸上。
“上联:事能知足心常静!”
写完之后,身边之人顿时一阵拍手称赞。
“好,好一个知足心常静!志远兄出手成章,名不虚传啊!”
“一个知足,真是妙啊!”
“白衣才子,名不虚传!”
听着身边的恭维声,王然心中暗喜,同时又有点惭愧。
这句话,是他当年的先生说的,并不是自己想出来的。
随后,王然又继续落笔写出了下联:人到无求品自高。
众人秉着呼吸,看完了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