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六章 仅有一个临时名额(1 / 2)大唐探首页

仿佛是看出了李夔的犹疑,韦叔澄哈哈一笑,向他言道:“李夔,你可知道,我大唐的武侯铺,究竟是何制度么?”

“禀县令,某实不知。”

韦叔澄又是一笑:“告诉你吧。我大唐在贞观开元之时,京城为抓好治安,便于管理,特在长安城里设立了大大小小的武侯铺,由武侯与不良人负责。后来这武侯铺制度,从长安城传出,各地均有效仿,在咱们汧阳县城,亦有开办。”

听到这里,李夔大致明白了,这武侯铺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唐朝的武侯,和历史上的诸葛武侯,没有任何关系。武侯是唐朝京城中一种治安人员的称呼而已。而这武侯铺的具体功能,若是强行对比的话,则是类似今天的派出所+消防局+城管。

再具体说来,在长安城中,武侯铺的具体编制为:大城门的武侯铺编制为100人,小城门武侯铺编制为20人,大坊武侯铺编制为30人,小坊武侯铺编制为5人。

这些武侯与不良人,其具体职责又可分为:武侯负责的是城管+消防之类工作,而不良人则类似派出所公安,专门破案审讯抓人。两者相辅相成,一同维护长安治安。

“后来,在安史之乱后,因财力拮据,难养差人,故除了京城外,各地的武侯铺中,并无武侯驻守,仅有不良人负责治理。本来呢,在汧阳县中亦有五六座武侯铺,一直开办到了黄贼之乱前。只不过,在黄贼作乱这场浩劫之中,本县绝大多数的武侯铺毁于战乱,或因为缺人而废弃。现在,因财力匮乏,仅有崔家头里一座武侯铺,尚在勉力维持。”

“之所以还保留着此处武侯铺,实是因为此处位于凤翔府城与汧阳县城的交通要冲,村镇繁华,多有商旅,故为维护当地治安,保护黎民百姓,才一直维持下去。但在前段时间,原有的铺长重病辞归,下属数名不良人,又被抽调往陇州一带。现在仅有一名看门老军老关头,尚在那里,人员却是紧缺得很呢。”

说到这里,韦叔澄脸上,又泛起了皮笑肉不笑的笑容。

“所以呢,虽然李夔你来路不明又难以考证,但本县亦是爱才之人,又岂会不加擢用乎?故而,为了更好体现李夔你这样难得人才之价值,某决定擢材为用,任命你为崔家头里武侯铺铺长,由你来主管这崔家头里的治安、辑盗、防火等事。当然了,你去了那里之后,每月工薪亦如汧阳县中不良人一般发放,断不会少了分毫。”

听到这里,李夔终于明白,这韦县令安排自己担任崔家头里铺长,到底是什么用意了。

归根到底一句话,就是感觉自己这样一个爱管闲事之人,若继续呆在汧阳县城中,既碍眼又妨事,还不如将自己打发得远远的,去到那乡野之地,来个眼不见心不烦。

而听得这般安排,县尉段知言亦是沉默无语。

他能凭直觉猜到,这韦县令必是与李夔有过节,才以这般明升暗降的方式,把他弄到乡野处的武侯铺,让李夔不能再继续呆在汧阳县城中。

只不过,韦县令这般安排,他却不好反驳。

毕竟,最终的人事权,是在县令手中,作为一介县尉,他仅仅只有推荐的权力。

所以,虽然心下知道,韦叔澄是在冠冕堂皇地公报私仇,但作为推荐人的县尉段知言,却是根本无从反对。

一时间,大堂之上,一片静默。

韦叔澄见满堂无声,众人俱是垂首,心下未免得意。

他轻咳一声,故作关切地对李夔问道:“李夔,某任命你为崔家头里铺长,你还有何话说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