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五章 土地流转,同意了!(1 / 2)主播村官首页

村民站在这些充满了高科技气息的大棚前,不由自主的全都仰起了脖子;建这样一个大棚要多少钱啊?!还有这里面种的是什么,能让咱们进去参观参观么?

昊天和廖岑岑今天组织大伙来的目的就是来“眼见为实”的,不进去那怎么行呢!

北河村的乡亲们如愿以偿的进了人家大棚,刚进来就被里面的设施给震撼到了!

这地上铺的跟草毯一样一块一块的,是秧苗啊!硕大的一个大棚,里面铺满了绿色的秧苗,只有中间一条小路提供进出。房顶上是两根又粗又长的黑色管子,这些管子的下面挂着的是一个个的喷头,三道沟村的村主任适时的来给大家解说:“省内的大公司看中了我们三道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进行了土地流转之后呢,建成了这座面积约1200亩的省级示范性产业园。这前面的大棚呢,主要是以育秧为主,大家看,这个大棚里几乎80%以上的设备都是自动化的,有电脑24小时进行监控。培育出来的秧苗呢,再运送到我们的粮食主要产区进行水稻的大规模种植。”

村民们很快就理解了这位村主任话里话外的意思。

那就是,这里培育出来的秧苗,他们自己不种!而是把这些秧苗再卖给别人去种,在场的几乎都是和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的,怎么会看不出来,他们培育的这个秧苗,长势一定喜人,只要稍微上一点心,将来的产量就相当可观!

而且打下来的水稻才多少钱一斤嘛?一颗秧苗又要卖多少钱,是个人都算的来这笔账的嘛!

这里的一个个大棚,有的允许村民们参观;而有的涉及到了别人的核心技术,连看都不给外人看。

比如一个外面写着基因主培的大棚,工作人员就说什么都不让大家进去。还是三道沟村的第一书记及时赶到,说清楚了今天来的都不是外人之后,人家才心不甘情不愿的放了行,而且还一再的叮嘱进去之后千万不要拍照,千万千万不要拍照!

这个神秘的基因主培车间里面到底装的是哪样东西呢?原来里面放着的全是一个个看起来就非常结实的不锈钢架子。

在架子的上面,摆满了一个个大概有暖水瓶大小的透明塑料瓶。瓶子里有大量的液体,而被这些液体浸泡着的,则是一株又一株的幼苗。

牵扯到核心机密,无论怎么问人家也不肯说这里头装着的到底是什么东西,至于打开看看那更是想都别想,让大家进来已经是看在第一书记的面子上了。

廖岑岑大概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便由她对大家解释说:“咱们现在所看到的,就是一项了不起的技术——组织培养技术。这个技术又叫离体培养,是从植物体中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

这项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的广泛,最直接的就是快速繁殖某些稀有植物或有较大经济价值的植物;这种方法繁殖植物的明显特点就是快速,每年可以数以百万倍的速度进行繁殖!因此对一些繁殖系数低,不能用种子繁殖的名特优植物品种的繁殖,意义尤为重大。”

一直在旁名为陪同,实则监视的工作人员终于赞赏的看了廖岑岑一眼:“这位老师解释的非常清楚,我们这里主要进行的是通过花药和花粉组织培养单倍体植物,大大缩短了育种时间。使新品种的培育过程大大简化。”

这可真是……叹为观止!

以前总听说时代不一样了,时代不一样了,咱们国家无论是军事、还是科技、都取得了一项又一项令人瞩目的成果。可是这些成果大家感觉它都是高科技层面的,和种地的老农民没啥太大的关系。

但是今天这短短的不到3个小时的参观,就让大家颠覆了一个又一个的原有认知。在这里已经成熟并广泛应用的各种以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高科技就不下十五六种!

像这个组织培养,别说老农民们没听过见过了,你问问昊天,他以前知道么?或者再去问问城里人,怕是连听过这个名字的都不多吧。

在场的上了点年纪的人,根本就听不懂刚才廖岑岑到底说了些什么。还是脑子活泛一些的年轻人,消化了之后再总结成更直白的语言慢慢的跟他们解释,才勉强听了个一知半解。

就比如王玉珏老人,他仔细的盯着塑料瓶里的那株幼苗看了半天,也没看出这是个什么植物来;而且这种培育方法也大大超出他的理解,只能无奈的感慨了一句:“真的老了,跟不上时代了。未来是你们年轻人的啊。”

……

在村民们最关心的流转土地以后的经济利益上,三道沟村给出的答案也没有让大家失望。

就像王东泽之前介绍说的那样,他们过去一亩地的年收入才300多元,可是把土地流转出去的第一年,分红就拿到了1700元钱;第二年,分红更是达到了2400元!一亩土地一年就有2400元,足足是北河村的4倍啊!

去三道沟村的路上车里欢声笑语不断,可到了回去的时候,北河村的这些乡亲们却一个个又像被霜打了的茄子似的,整辆车变的鸦雀无声的,搞的开车的司机师傅都不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