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章:神人(2 / 2)再生于明初首页

刘璎也知道,这个乡绅刘家家主的身份可是非同一般,此人名叫刘基。刘基这个名字知名度不是太高,他的字叫“伯温”。怎么样?刘伯温!大名鼎鼎啊!他是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是明朝的开国元勋。民间对他的评价更是神乎其神,我们不妨看看都是怎么说的。

有人说: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只有六个神人,他们是:

西周开国元勋:姜太公

战国不老的传说:鬼谷子

汉朝首席功臣:张良

三国第一谋臣:诸葛亮

大唐第一军神:徐茂公

最后一位就是刘伯温了。

呵呵,是不是吹过头啦?我们就不分析了。

什么叫“神人”?

吹呼着说就是:洞彻天机、经天纬地、神机妙算、未卜先知,如此等等。反正是个神,说起来神叨叨的。

不过我们应该给“神人”一个合乎科学逻辑的说法:笔者认为成为天才神人的除了德行高尚、勤奋好学、谦虚谨慎等优秀素质之外,还需要两个先天禀赋。这两个天赋本事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是有超强记忆,即所谓的过目不忘。如果刚刚看完的东西转身就忘了,那当然就不会成为智者神人。第二是有超强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已经掌握的信息资料能够做出合理准确的推理判断,从而做出最优决策。

这两个能力基本上取决于一个人的先天禀赋,不是刻苦努力能得到的,也就是爹妈给的,或者说上帝给的,因而他才能成为神人!先天禀赋是不可求的,不是后天努力可以获得的。

刘基的天赋如何?我们说个小故事,或者是传说:

说有一次童年的刘基去书店,一本书吸引了他,问问价钱要一百多文钱大约一两银子兑换800文。太贵了,他没有那么多钱,于是他就站在那里一页一页地翻看。店主想做生意,就对刘基说:“货卖识家,如果公子真的喜欢80文好了。”

刘基说:“不用买了,我已经记下来了。”

店主称奇,并不相信,说他吹牛不诚实。于是刘基说:“请你随便翻开一页,读出一句,我接下去背给你听。”

店主大惊,也想见识一番,于是打开书,随意选择一处,提示一句。接下来店主见证了奇迹,刘基挺胸抬头摇头晃脑,一字一句地背下去,一字不差!

这就是传说中的倒背如流吧?刘基的故事太多,在此就不能过多罗列了。

刘基现在在哪里呢?他现在在朱元璋哪里,已经离家一年有余。此时朱元璋的实力已经初具规模,在众多的英雄豪杰中他虽然还不起眼、军兵人数还比较少,但好在基础扎实。所谓的“基础扎实”是说他收拢了这个时代的一批杰出人物,并且树立了他本人的威望,麾下的文臣武将都对他忠心耿耿,少有异心。对,内部团结就有力量!他建立了自己的一套制度规矩,军队组织严密有效,训练上乘。

刘基就是被朱元璋看重而礼聘的众多杰出人物之一,现在是得力的智囊核心人物。

可是现在的朱元璋还看不到胜利的曙光,甚至还不敢妄想取元朝天下而代之。他的地盘还很小,并且没有稳固的根据地,处于半游荡的状态。因此,作为朱元璋手下重臣的刘基还不能把自己的所有家眷都带在身边,因为没有稳定的环境也没有丰厚的俸禄养家,只能是孤身一人跟着朱元璋闯荡。当然了,为避免生活寂寞,他身边带了一个宠爱的小妾,除了常随保镖,这小妾是他身边唯一的家人。

总之,创业之初生活还是艰苦的,没有丰厚的钱财也没有优裕舒适的环境,有的是危机四伏,随时都可能被其他豪强吃掉。呵呵,打天下嘛,就要先付出。

。。。。。。

春梅找来陈氏见老太太有什么事呢?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