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三章(1 / 2)红楼之惹不起的黛玉首页

这次南下办案的队伍各派系的人都有彼此相互监督。基本上,大家可以各凭本事背着他人搞点小动作,比如之前金陵巡按队伍有人借职务之便让贾政去接触王家族人。但是公务上的基本上没办法隐瞒比如百姓对当地民生的反映。

所以,柳征的名字再次出现在送入京城的卷宗里一言以蔽之:柳征或成最大赢家。

但是当这份卷宗快马入京太宗皇帝看完之后,是生气的。柳征固然是不错但是柳征在泉州的搭档苏寒山也是难得的人才啊,就被你们给祸祸了。顺带的太宗皇帝这段时间看二皇子和甄嫔都不顺眼。

太宗皇帝虽然不糊涂,但是相对是比较心软的。当初甄应嘉罪恶滔天太宗皇帝还只判了甄家流放好歹给二皇子留了一房人呢。现在看到卷宗,想到苏寒山太宗皇帝就觉得当初应该宰了甄家满门。

而朝堂上海贸衙门的组织构架及实施细则也拟出来了。最高官员为正二品的海贸总督。经过各方举荐,也因为之前大朝会上文武百官暴露私心的太多了,定了此职位由林如海兼任。

当然,这个也是合理的,即便海贸衙门单立了,那也是和商贸往来有关的业务毕竟户部更熟悉。况且海贸衙门的实施细则里面也很多参照了盐铁专营的实施办法。

然而林如海已经够繁忙的了,海贸衙门那边,也只是挂一个衔具体的事务是不深管的。海贸衙门试行这段时间,海贸诸事的总览是贺文实。贺文实从学识、品性、派系上来说,入海贸衙门都是合适的。而且,贺文实在清积欠一事上是有功劳的,只是因为他寒门出身,没有靠山,现在还没受到提拔。

但是因为贺文实之前是从五品的翰林院侍读,直接提到巡海总督上也是不像的,所以就给了巡海御史的官职。和巡盐御史一样,是从三品的品级。

就是这样,贺文实已经连升二品四个官阶了,除了武将一举封爵的,文官中这样的升迁速度已是极为少见。但是人家上一回清积欠立功都没升,这样一算,各方也能平衡。

于是,海贸衙门试运行阶段,就由林如海挂衔,贺文实主持具体事务。至于地方上,也不会一来就全面实施,而是先选一个州府做试点。

试点的地方在朝会上没怎么争论就通过了,便是松江府。而且为了给海贸专营试运行提供地方政务上的保障,朝廷直接升了柳征做松江府知府。柳征原本是松江府守备,管一地治安、防务,但是地方政务上,该由知府管理。为了防止当地知府在海贸一事上不配合,吏部提出升柳征诶知府,行政海贸一起抓。

松江府作为试点很快通过了,倒是柳征的升任上遇到些须阻挠。究其原因,无非是柳征乃是武官出身,虽会操练兵士,恐不会治理地方。便有言官出列上奏柳征不合适。言官么,向来是拿着礼法规矩的大棒闻风奏事的。

此事让太宗皇帝亲自给驳了,太宗皇帝就问了一句:“本朝惯例,三品以上的官员任命在朝会上商议。以前可有五品知府的任命也闹到朝会上的?”

这个是真没有,一般来说,正三品以下的官员,都是吏部推举出来,太宗批了奏折就行。然后一应任命文书、上任程序都是吏部去办。甚至正五品以下的官员,吏部可以直接任命。当然,这些都是合法程序还有非法程序譬如捐官、买官、卖官的乱象。

太宗这么一问,那方才进言的言官只能硬着头皮答无啊。

接着太宗皇帝就又发作了一句:“这次巡按,查出的福州知府可是文官出身,又如何?官商勾结、鱼肉百姓,他们这父母官做得可好?”

这一句话,没把朝会上的多少文官问得羞死。但是这话没错啊,之前多少官员在海贸衙门设立的官员举荐上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嘴脸太宗皇帝还记得呢,这才过了多久,又要拿文武的出身阻挠海贸专营的大事,说得依旧这么义正辞严。怎么话都让你们说了,好事都不见你们做呢。

那言官冷汗都下来了,忙道:“臣惶恐。臣只是觉得柳大人武官出身而任知府,与旧例不符。但是任人唯才,既是吏部经考绩筛选觉得柳大人合适,那柳大人自然是能胜任一地知府的,是下官失言了。”

太宗皇帝贵为天子,平时上朝也是极少发言的,都是听臣子们辩论。但是上回海贸衙门举荐官员的事闹得太离谱,太宗皇帝在后面的朝会中,偶尔遇到臣子们的立场不太好出口的话时,也会自己多说两句。

比如今日这个事儿,柳征任知府的事根本不够分量在朝会上讨论的,既然有言官提起这茬,太宗皇帝就趁机敲打了。把那文官问得哑口无言不说,太宗还继续道:“朕瞧你们一个个就是和朝廷作对。天下这么多贪官污吏没见你们参,朝廷为了试行海贸专营而提拔一个人,你们倒是有一车的话反对。民间为什么说你们官官相护,这不就摆在眼前么?面对军国大事,首先想的不是大局为重,而是文武门户之见!”

就又是臣不敢臣惶恐皇上息怒的话不绝于耳。不过这次太宗皇帝也谈不上动怒,不过是趁机敲打几句罢了。此话一出,便再也无人反对柳征升任知府了。

此事就这样定下来,又开始商议别的军国大事。

海贸专营是早就定下来的事,各方势力也没什么争夺空间了,所以除了言官上奏不宜升柳征为知府外,朝会上还是相对平和的。

就是有心人一算,兜兜转转的,东宫还是最大赢家啊。当然,东宫在此事上一直很谨慎的,表面上的最大赢家是户部尚书林大人。

林如海自己加衔海贸总督衔先不谈,反正是个虚衔,海贸御史贺文实原本是个不群不党的人,但是经此一事之后,贺文实就算不会成为林如海的嫡系亲信,也肯定偏向林如海了啊。

贺文实才学不用说,就是性格吧,有些清高正直,不善钻营。他当年考中进士的时候还不足三十,又顺利的入了翰林,也是难得的青年才俊。若他是个肯钻营的,也不至于在翰林院耽搁那么多年,才做到从五品的翰林院侍读。

贺文实时来运转就是被林如海借入户部开始,关键是林如海自任户部尚书以来,那叫一个行得端坐得正啊和贺文实以前接触那些不拿好处就阻碍他升迁的人比起来,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仅凭这一点,贺文实日后的偏向不言而喻。

这就是一个全靠同行衬托的故事。

贺文实是海贸衙门目前的最高执行官员,而地方上,现在试点州府是松江府,新任松江府知府是柳征。

原本,柳征算是理国公旁支,也算不得林如海一系的。但是你再细看林家收养了柳征好友苏寒山的女儿,再看看林家现在和柳征嫡亲兄弟柳行走得多亲近。

这次海贸的事,林如海表面上两袖清风,实际上的隐形收益都叫小钟妃和九皇子眼红。

林如海现在已经习惯了把朝堂上的大事都跟黛玉说一说,散朝回来,就间今日主要的事跟黛玉说了。黛玉听了,只淡淡的道:“等海贸专营的事步入正轨,兴建水师便要提上日程了。”

就是后世,海上贸易还需要海军护航呢,更何况在古代。尤其海贸纳入朝廷专营之后,以后的海外贸易往来,很多时候商队代表不仅仅是商队,也是一个国家。这个时候,必须要有强悍的军队维护朝廷尊严。

林如海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兵权上,东宫并无优势。于是林如海道:“兴建水师上,且有得争呢,毕竟文武殊途,在武官系统,到底是长康宫占优势。”

黛玉浅笑一下,道:“此一时彼一时,从圣上属意海贸衙门单列于中书省下来看,圣上也应当更属意水师单列。承恩公系如今掌握了大部分陆上边疆要塞的守军,水师乃是朝廷海防守军,圣上全交给承恩公一系的可能性反而小。现在除了承恩公一系被小钟妃绑上了贼船,其他文臣武将,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跟着九皇子冒险了。九皇子可以上奏折让海贸单列于户部之外,难道彼时敬舅舅就不能上奏折让水师单列?”贾敬可是武官系统的。

其实自从斗倒了甄应嘉,许多摇摆不定的官员都收敛了,现在太子一系在海贸专营上又得足了实惠,摇摆不定的官员只会更少。

林如海笑道:“倒也是玉儿说的这个道理,不过现在海贸专营还在试点运行,操练水师的事,暂时也急不到此刻来,为父先留意着便是了。”

海贸试行的圣旨下来,也有许多事要忙。譬如海贸衙门暂时用的工部旧址作为办差地点。但是朝廷这么重视这个新衙门,总要另建像样的衙门的,这个不必林如海操心,自有工部去办。

另外,既然贺文实点了巡海御史,松江府又是海贸专营的试点州府,贺文实便要择日南下,到松江主持海贸工作。柳征升任松江知府的文书也由吏部官员同行送出。

说来,朝上的事不少,但是和林家干系都不算太大。黛玉和两位姐姐每日上午上课,下午苏岚和英莲则打理中馈,黛玉则锻炼身体,偷闲看书等。

苏岚和英莲打趣黛玉越发懒了,黛玉反笑道,家中诸事有姐姐,自己最合该自己松快。又说等明儿开了春,要学骑射。

苏岚和英莲都笑黛玉异想天开,贾敏却笑道:“我年轻时候就学过,还去过围场,不过那时候许多武将之家的女孩子都学的,和读书人家规矩不同,就是不知道你们父亲准不准。”

一家正说笑,传话婆子回话说,薛姑娘来信了。贾敏是不大喜欢宝钗的,不过信是给黛玉的,贾敏也没拦着。

薛家婆子现在可是恭敬多了,再没之前的倨傲,甚至带着几分谦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