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信(1 / 2)鱼的海洋首页

俞惠也觉得自己应该给以前的同学们写封信,不单单是张陆洋,还有李娜、曹霞他们,她临别时许诺等有了通讯地址就告诉他们的。虽然她从高考放榜到离开老家,一直就没见过张陆洋,不管这人现在是否还记得她,起码她做了她想做的。

还有,她还是应该对张陆洋说声谢谢的,没有他的指导,她那破烂化学不知道怎么拖后腿呢,她也不会有今天的成绩。

说到做到,俞惠趁着空闲时间,给这几个人每人都写了一封信,信里除了介绍北京的天气、环境、大学的情况等,就是附上了自己的通信地址,叮嘱各位见信回复。

她是在学校图书馆写的,写好后,就捏着一打信塞进了学校外的绿色邮筒。这也算了却了一份心思,剩下的就是坐等回复了,她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老家的各位能顺利收到她的信,早点给她回复,她迫切的想知道大家的情况。

军训过后,俞惠现在已经开始正式上课了,学习压力跟高中相比,就是一个词:轻松!每天除了必修的专业课程之外,就是些选修课,按照师兄师姐们的说法,如果就是想拿个毕业证的话,考及格就可以了。

各科的分数组成一般都是考勤分加上考试分数,只要逃课不是太厉害,考试前认真抄笔记,混个及格应该不成问题。

俞惠可不想只混个及格,她这八年是要本硕博连读的,她还想着能不能提前毕业呢,如果混下来一事无成,怎么对的起妈妈下的血本?她把想提前毕业的事跟爸爸说了,她们姐妹两现在是真心把赵为民当亲爸。赵为民不建议俞惠给自己那么大压力,说让她先学两年把基础打牢,他也会额外给俞惠开“小灶”,如果真到了可以跳级或者提前毕业的水平,他也不拦着。

俞惠要的就是爸爸的这句话,她自己努力自学是一方面,爸爸的“小灶”可是关键,背靠大树好乘凉!她这也算是医学世家出身了,如果不学出点名堂,岂不是辜负了爸爸的盛名了么。

也许是因为冷不丁从高中时期的紧张状态中闲下来,俞惠总觉得自己太闲,找机会去报了日语和德语的学习班。

一方面外公在世的时候就会这两门语言,俞惠觉得自己也应该去学一下,也是一种缅怀;再则,这两个国家的医疗水平都比较先进,如果看翻译的英文文献,总不如看原文贴切。虽然刚开始学习语言,一时也达不到看文献的程度,但是愚公移山靠的就是毅力,她相信几年学下来的话,应该不成问题。

日语和德语虽然不是一个语系,但必须都先从字母学起,日语要背假名,德语的难点则是在舌音上,两种语言一学起来,才知道,都不是那么容易学的。俞惠不禁在心里佩服起外公,他既懂机械,又玩得转语言,怎么能让自己的脑子在各种语言中转换的呢?

在俞惠忙着学语言时,周围同学流行看起了港台剧和日剧,掀起了一股学习粤语和日语的风潮,有心人发现俞惠也在学习日语,以为她也跟大家一样是受日剧的影响。

俞惠确实也跟她们凑热闹看过一些日剧,有恋爱的,有恐怖的,不过她可不是由于看电视剧而兴起的学语言的念头,特别是某些学护理的人,有的还幻想着遇到个“直树”那样的老公。

李晓涵说,最近瑞白拉着她们除了看《贞子》,就是听张震讲鬼故事,弄得晚上去厕所都不敢,总觉得后背凉飕飕的,而且她们宿舍一层楼只有一个卫生间,进门就是一个水槽子,平时大家在那洗衣服,还有个小水槽,跟鬼故事里面扫把的故事很是吻合!

李晓涵说多亏俞惠没住校,否则也得被弄的神经兮兮的,她现在睡眠严重不足,感觉都瘦了一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