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三章:在得二万兵(2 / 2)我爹孙仲谋首页

三,作为世家子弟蒙阴补缺的那些人,只是少了统帅的部分兵力,官职俸禄一样照旧,他们的反抗的情绪也会比较小。

而且这些禁军本身就是属于皇帝的亲军,所以孙亮调动起来阻力没有那么大,由于孙权分权分的比较到位,所以哪一个领军的都督都没有形成非常大的势力,其官职地位比较小,影响力和威望也不足以和孙亮抗争。

但若是直接裁撤,他们都成了无官之人,那他们就会联合在一起抵制孙亮,联合在一起的势力就比较大了,孙亮不一定能掌控局势。

况且现在皇宫和建业城也需要有人守卫。

随后,孙亮就颁布诏令,将拱卫京城的禁军和地方督一分为二,调一半入皇宫和京城守卫。

然后加封丁奉长子丁温为中军中郎将,领一万兵驻守建业,加封滕修为抚军中郎将领一万兵驻守皇宫。当然这两个人都是暂时驻守建业和皇宫。

把丁温提到这个位置,倒不是因为丁温的才能,而是因为其父丁奉是孙亮的心腹,孙亮用起来比较放心,这也算是褒奖丁奉的功劳,让其子为官。

至于滕修,则是孙亮精心挑选的,主要是因为这个人有才能,而且还忠心。

滕修南阳郡西鄂县人,不属于江东世家豪门,原本历史上,滕修到了孙皓时期才开始绽放自己的才能,曾任广州刺史,执金吾(中尉),司空。

广州是从交州割裂出来的,是孙权首创的,后来又裁撤了,到了孙休时期又复置的。

滕修在广州刺史任上,素有威名,广州百姓都很信服,但是滕修被调入中央后,时值广州部曲督郭马等人叛乱,滕修率军准备平叛。

可是那年正是280年,西晋发动了灭吴之战,滕修还在去广州的路上,就得到晋军进攻的消息,马上率军准备救援建业,到巴丘时孙皓已经投降,滕修只好穿素服流泪返回建业。由于孙皓已经投降了,滕修无奈也只好投降。

吴国的正直忠贞之人还是不少的,孙亮任命滕修守卫皇宫也比较放心。

其实最主要的就是孙亮发现自己除了全纪,凌封,丁奉,根本就无人可用。

没有心腹,也没有亲近的人,孙亮很尴尬,只能依靠记忆来加封一些对吴国忠心的人。

没人才这件事,确实令孙亮很苦恼,想想后世的黄埔军校,给蒋校长提供了多少人才和心腹,这些人都是老蒋的学生,所以对老蒋很尊重,老蒋用起来也很放心。

而孙亮现在可没有黄埔军校为自己提供人才,咋办?

好办,创造出黄埔军校不就行了。

既能提高将士们的统帅能力,又能帮助孙亮聚拢军心,招揽心腹,一举多得啊。

可惜有一个难题,就是现在军中大部分的职务都被世家和宗亲霸占,无论是荆州还是扬州各郡县,你还离不开当地世家的支持,虽然可以创立类似黄埔军校这样的学校,但是没有官职给他们安排了啊。

总不能把全国的兵力都一分为二吧,肯定不现实,而且还会导致军制杂乱,不方便指挥调动,松散的军队制度只会让部队逐渐丧失战斗力。

······(未完待续)